媒体关注机器人+养老:期待一场硬核科技与温暖亲情的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5-03-05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一方面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和应用国,这也反映出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已经在不断布局,鼓励养老机器人等智能养老设备的发展。早在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便共同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其中包括支持发展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也提出,创新开发智慧养老新技术新产品。
在政策的支持下,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养老机器人产品。比如,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以及脑卒中、脑损伤等肢体功能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喂饭机器人,其语音功能准确识别老人想吃的食物,通过智能捕捉嘴部变化持续或停止喂食;康养机器人,通过梯度压力、声波震动等,有效缓解老人颈腰椎问题、胃肠道问题,帮助其增强免疫力……
毫无疑问,机器人的出现,为养老服务展现了更多可能性。在当前护理人员短缺的背景下,机器人可以高效辅助日常生活,全天候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而当机器人承担起清洁、喂药等基础护理工作,老人的子女和陪护人员便可以转向更具情感价值的陪伴,在技术的赋能下实现照护质量的提升,让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我们也应意识到,机器人养老时代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技术层面的挑战首当其冲,现阶段产品的感知与交互能力有限,在复杂家庭环境中,机器人可能误判老人意图或无法应对突发状况;功能单一与集成化不足,机器人多聚焦单一场景,缺乏综合服务能力;情感互动薄弱,多数机器人仅能提供预设回应,缺乏深度情感理解和个性化关怀。另外,高端机器人售价超百万元,基础款价格也达上万元,远超普通家庭支付能力。
机器人+养老有着广阔空间,相信随着新标准的发布,该行业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春天,研发出更多符合社会期待和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相信当硬核科技与温暖亲情同频共振,定能托举起“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美好未来。
-
上海养老科技“爆款”频出:“叫好”之后,如何更“叫座”?
养老院内,90岁的王奶奶像往常一样,熟练地站上平衡训练与测试系统,点开屏幕上的切水果游戏,“你看这样摆动一下胯部,一下子能‘切’好多水果。”银白的发丝随着她的动作
发布日期:2025-08-09 -
陪下棋能“体检” 总台记者探访养老机构里的保姆机器人
为期5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今天开幕,其中养老服务机器人备受关注。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一些养老机构开始开展养老服务机器人在日常生活辅助、失能照护等场景中的试点应用,应
发布日期:2025-08-09 -
权威发布|最高能省40%!山东养老消费“抵扣券”已就位
养老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介绍,近期,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山
发布日期: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