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7567 前往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查询
供应
供应 求购 资讯 展会 企业
13610701611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人寿保险蔡希良:居民大财富观念与养老储备意识仍需提高 金融机构应发挥专长增强养老产品差异化

中国人寿保险蔡希良:居民大财富观念与养老储备意识仍需提高 金融机构应发挥专长增强养老产品差异化

2024-10-23 00:00    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量:109  评论(0人参与)
 

来源:市场资讯

  2024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年会的主题为“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 共享经济稳定发展”。19日上午,围绕“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全球发展与中国机遇”主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蔡希良出席并发表讲话。

  蔡希良表示,养老金融是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以及为老年生活提供养老金支付和风险保障服务的金融保险活动,主要解决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会上,他分享了对养老金融的四点认识。

  第一,养老金融的功能定位。养老金融是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以及为老年生活提供养老金支付和风险保障服务的金融保险活动,主要解决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他认为,养老金融应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等重要特质和核心功能。这能够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充分激发银发经济潜力。

  第二,着力增加全社会养老资金积累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蔡希良指出,针对养老资金储备问题可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优化政策设计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二是优化家庭资产结构。关于家庭资产结构方面,他提到我国居民储蓄率仍较高,从一般储蓄向养老储备转变有较大空间,应该引导居民树立大财富观念和养老储备意识。

  第三,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这是满足养老需求的载体。目前保险、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已参与到养老金融市场中,但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蔡希良认为各类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专长,创新产品服务,实现错位发展。

  第四,强化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高效互动。当前养老产业投资回收期长,运营效益不高,但这一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长期资金能够形成较好的互动效应。蔡希良提出探索养老金融加养老服务、养老金融加健康管理等模式,通过金融与产业的深度协同,来破解养老产业低盈利带来的发展难题。丰富的养老金储备又是长期资本和耐性资本的重要来源,可以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低成本资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养老产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00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