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7567 前往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查询
供应
供应 求购 资讯 展会 企业
13610701611
首页 > 行业资讯 > 大力推进康养旅居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康养旅居融合发展

2025-01-15 00:00    来源:调研与决策  点击量:72  评论(0人参与)
 

发展康养旅居产业,能够有效激活老年人消费需求,带动地区旅游、酒店、文化、医疗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地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康养旅居产业,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文旅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旅居养老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作出了丰富旅居养老模式、拓展旅游服务业态、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特色旅居养老等工作部署,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备案登记管理、开展旅居养老示范县(区)创建三年行动等具体举措,同时省民政厅起草《银发经济旅居康养省际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全国17个兄弟省份合作交流,推动我省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发展,为康养旅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康养旅居融合发展基础扎实


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消费理念转变和消费能力提升,重点面向“银发人群”的康养旅居将打破传统养老的地理空间和生活模式局限,为老年人带来更丰富、多元、健康、高质量的退休生活。


(一)人文环境优越。陕西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三个气候带,适合开展康养旅居工作。水资源优质,按《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要求,尤其是安康地区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境内汉江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如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秦岭四宝”,特色优质生态农林产品(洋县五彩米、富硒黑花生等),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如民风民俗、曲艺舞蹈、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等为当地康养旅居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8万亿元,康养旅居客源将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23年末,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53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口512万人,农村老年人口达到34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1.6%。作为旅游大省,随着老龄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民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人开始愿意为健康、旅游“买单”。老年群体社会收入增加和精神生活体验逐步转变,旅居养老产业必将成为银发经济中增长迅速的领域,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产业基础扎实。各地依托不断发展壮大的中药产业,大力发展养生旅游。铜川市充分利用“药王故里”优势,组织“中医药文化产博行动·走进名医故里”等系列主题活动,成立孙思邈康养中心,开展以中医养生为主题康养旅游,引领医养康护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黄陵国家森林公园(轩辕养生谷)是境内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优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受到了不同类型游客的喜爱,被称为“避暑胜地,养生天堂”。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开发较多,包括西安周边的华清池、眉县汤峪、合阳处女泉等多种项目。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依托规模庞大的乡村民宿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显著提升。2024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民政厅推出旅居养老寄情山水路线、自在乡村路线、温泉度假路线等十条精品路线,以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康养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一)跨部门协作有待加强。康养旅居业态丰富、产业链条长,归属部门口径较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数据交融壁垒明显,旅游文化、养老、医疗、消费、金融、消防、监管、维权和反诈骗等方面协同服务保障不足,需要形成行政部门、市场机构、客群等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体,为康养旅居深度融入一二三产提供畅通的信息流通,便于高质量监管、服务及高效使用,不断提升陕西康养旅游热度。


(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品牌意识不足,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意人才比较缺乏,融合地域文化推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康养旅游体验产品供给不够。产业发展仍停留在相对原生态的展示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景区和旅游路线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不足,硬件设施仍需完善。部分康养机构、景区等在专业护理人员配置、应急医疗服务能力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存在短板,无法及时响应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产品能力明显不足,“智慧康养”、互联网+医养、远程问诊等新型康养旅居产业模式不够丰富。


三、深入推进康养旅居融合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突出住宿设施安全标准、餐饮服务卫生标准以及医疗康复服务资质要求,加快制定行业规范标准。支持优质养老服务企业跨省区投资养老产业,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金融信贷、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同城待遇,共同开发旅居养老消费市场,带动养老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建立省际旅居养老互通机制,发挥各自在气候地理、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共同研究落实推进旅居养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定期组织开展互访交流,推动旅居养老等合作项目落地。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型或拓展业务,开发旅居养老地产项目。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慈善组织、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旅居养老产业。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不同旅居养老机构通过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二)丰富旅居养老模式。拓展旅游服务业态,发展特色旅居养老,完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推出一批老年旅游典型案例,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打造丰富多样的旅居养老目的地。支持旅居养老机构与周边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设置医疗康复中心,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促进旅居养老与医疗康复融合。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组织老人参加各类休闲娱乐活动,邀请文化名人、艺术家、工艺大师讲解历史人文、传授技能、丰富旅居生活,促进旅居养老与休闲娱乐、文化教育融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支持相关部门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型、人体毛发健康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筛查和预防服务。


(三)打造旅居示范区。开展旅居养老示范县(区)创建三年行动,每年遴选打造一批旅居示范区,三年实现半数以上县(区)开展旅居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完善旅居养老基地评定标准,制定扶持旅居养老的长效措施,构建形成“康、养、游、学、乐、居”六位一体的保障闭环,营造安全舒适的旅居环境,让老人感受到亲切温暖的亲人式服务体验。深入挖掘陕西特色康养产业资源,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陕西康养旅居产业的对外宣传,特别是对有机农产品、中医药产业、休闲旅游业等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陕字号”养老品牌和“金字招牌”,助力陕西康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依法成立康养旅居及银发经济领域社会组织,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建产业合作平台或联合体,深化产业研究、资源整合、行业自律,加强公共数据共享,支持行业组织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


(四)优化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康养产业整体布局,围绕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特色优势,结合各地特色康养资源,建设康养特色小镇,形成独特康养“地标”,分步、分期、分主次推进多产业融合,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康养旅居产业链模型。构建现代化老龄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探索以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为核心,以旅居康养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深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通过整合地产、旅游、智慧养老、医疗、健康和文化等多行业多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让旅居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保障。加强日常消费品适老化研发设计,开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产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加大普及康养知识,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康养旅居体验活动,促进不同受众对康养的认识与重视,不断增强游客的康养兴趣。


(五)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地域特点优势,依据游客年龄、爱好、身份等特征,对游客群体进行细化分析,深挖游客需求,提升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的精准性、多元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围绕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政策规划,深耕康养旅居产业细分领域,完善陕西特色康养产业体系。加速科技创新应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综合融入陕西康养旅居产业建设、实施、推广的全过程,提升康养旅居工作的现代性、创新性,增强其影响力。加快康养旅居人才的培养、引进、培训工作,加强与区域内高校、职业院校合作,为康养旅居产业建设提供坚实人才力量。建设基于陕西康养旅居产业品牌的孵化基地,完善相关政策要求,形成链式管理机制,做好陕西康养旅居产业实施运行的整体管理和保障工作。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养老产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0060号-1